老實人可以揚眉吐氣了。近日,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印發《關於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、踐行“三嚴三實”要求的通知》,其中明確要求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,“查做人實不實,看是否做到對黨、對組織、對人民、對同志忠誠老實,做老實人、說老實話、乾老實事,襟懷坦白,公道正派,帶頭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、好幹部”。這,不僅恢復了“老實”的應有之義和應有之名,而且賦予了其應有的時代意義。
  曾幾何時,本該是褒義詞的“老實”,卻成了貶義詞。“老實是無用的代名詞”,這一流行的說法,不僅讓一些善於投機取巧一向“不老實”者洋洋自得,而且讓很多老實人也以“老實無用”而羞愧自慚。在不少機關單位,一些老實人勤勤懇懇任勞任怨,勇挑重擔,甘當“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一塊磚”,卻常常得不到重用;一些見風使舵善於鑽營者,即使沒乾出多少業績卻能晉升提拔,得到諸多“實惠”。有一個現象發人深思:很多先進典型人物,其先進事跡往往都是在其遭遇不幸後才被挖掘出來,這些典型“奉獻多而所得少”,讓人在欽佩感動之餘也不免唏噓感慨。
  “老實人常吃虧”的社會現實,讓“老實”逐漸成了“無用”的代名詞。於是乎,“做人不能太老實”,成了不少黨員幹部乃至社會上悄然奉行的信條——因為“不能太老實”,一些人乾工作喜歡圍著領導轉,“下基層”變成了“跑領導”;一些黨員幹部喜歡做錶面文章,追求看得見的政績;一些領導幹部開始浮而不實,工作還不怎麼樣就自我吹噓、自我表揚,唯恐老實吃虧,等等。“做人不能太老實”的信條,濁化著社會風氣,讓踏踏實實、不事張揚、埋頭苦幹成為一種“無能”的表現,而投機鑽營、溜須拍馬、浮而不實卻成了一種能得到實惠的“能幹”,扭曲了社會的價值標準和價值判斷。
  此次中央明確要求黨員幹部要“做老實人”,不僅切中了“四風”之弊的要害,下轉A6版
  上接A1版更表明中央對“老實做人”的黨員幹部的關註。“做人要實”,不僅是對黨員幹部提出的一種作風要求,也應成為全社會認同的價值標準。毋庸置疑,各行各業、各條戰線,每一個建設者都應老實做人、踏實做事。唯有如此,國家和社會才能在砥礪奮進中前行。
  要讓“做老實人”成為包括黨員幹部在內的全社會的共同追求,除通過教育實踐活動營造濃烈的社會氛圍外,還應加大改革力度,通過更加科學的制度設計,切實做到“不讓老實人吃虧”。各級領導幹部,除帶頭“老實做人”外,還應更加關註身邊的老實人,尤其是在幹部考核、晉升和使用時,切實做到公平公正,讓“不願提要求、不會講價錢”的老實人揚眉吐氣,得到更多“實惠”,發揮更大作用。當全社會逐步形成人人都想做老實人的良好風氣,努力、踏實、敬業、誠信等價值追求,一定會為我們這個時代註入更多正能量。  (原標題:“老實”不該是“無用”的代名詞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c31kcsu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